肝硬化为什么容易出现腹水?
活动性肝硬化,常常容易出现腹水,表现为腹胀和少尿。腹水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,因为这是由多种病理因素、多种脏器、多个环节互相作用的结果。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因素:
1、门静脉高压: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又称门腔静脉,它是肝脏与其它部位血液循环的联结处。也是肝动脉和肝静脉出入的必经之路。在正常情况下,肝血流输入道与肝流出道的血管大致相等,也就是说肝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大致相等,其动静脉血管床的容量基本相等,输入血流和输出血流的量处于平衡状态。肝硬化时,由于肝小叶结构破坏,导致肝内血管床受压迫、扭曲、狭窄,最终肝输出通道减少,肝流出量也相应受阻,导致大量流入肝脏的血液淤积在门静脉内,造成门静脉内压力增高及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,久而久之,胃肠道、肠系膜、腹膜等血液回流受阻,血管通透性升高,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,形成了腹水。如输出量与输入量呈一致性或按比例减少,则可不发生腹水或腹水多为可逆;反之当输入量明显大于输出量时,门脉压力增高则腹水显着且常呈顽固性。
2、低蛋白血症:是由于肝脏不能将胃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的缘故。由于血清白蛋白的降低,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,血浆成分外渗而形成腹水。
3、内分泌失调:活动性肝硬化时,因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减退,其含量升高,而使排尿减少,也可引起浮肿和腹水。
4、淋巴回流障碍:人体的淋巴循环又称第三循环,指位于动脉、静脉、毛细血管以外的一个循环系统。正常人无处没有淋巴循环,特别是肝窦和肝细胞之间,有着丰富的淋巴液。由于病变,肝脏不但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,也使淋巴管压力升高,管腔扩张,淋巴回流障碍,使淋巴液外溢,形成腹水。
编辑推荐
1、面对肝硬化,我们如何应对?
一般而言,肝硬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代偿期与失代偿期。在肝硬化代偿期,尽管肝脏已经存在部分硬化,但硬化的比例不高,由于肝脏可以动用原先保存的的“储备力量“,硬化的肝脏仍然“若无其事”,因而,此时的肝硬化常常是隐蔽的,需要我们去主动发现。全文阅读
2、养肝片提醒:肝硬化无症状期也要重视
肝硬化单是听到这三个字就已经足够吓人了,然而,在肝硬化早期,患者往往不会出现什么较为明显的症状。只是到了中晚期,肝硬化的一些并发症才会慢慢“显山露水”。因此,许多人对于肝硬化的无症状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,而是有些荒谬地“坐等”肝硬化出现严重症状,方才慌乱地四处寻医问药。事实上,肝硬化早期无症状时更为危险。全文阅读
3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症状分析
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称肝内梗阻性胆汁性肝硬化。本病主要病变是肝内小胆管的非化脓性炎症和梗阻。其病因至今不明,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全文阅读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pecarve.com/ganfs/6923.html
如果您还有积水积液的相关疑问,请点击咨询专家免费为您解答!